“ 作者:文靈 “基藥目錄調整方案”出臺在即,不少藥企紛紛啟動藥品臨床綜合評價,釋放價值,以便被納入新版“基藥目錄”,從而實現市場準入、銷售放量的戰略目標。 3年一調整 根據《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修訂草案)》等法規,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堅持定期評估、動態管理,調整周期原則上不超過3年。 基藥目錄上一次調整是2018年10月,迄今已近4年時間,這期間歷經了2020年、2022年兩波新冠疫情,相應工作受到一定影響。 “入基”帶來市場爆發、實現醫院準入 基藥目錄,歷來吸引著大批藥企的目錄,進入目錄意味著獲得了進入公立醫院的“入場券”,跟進入醫保目錄一樣重要。 據藥融云全國醫院銷售數據,進入2018版基藥目錄的24個中成藥婦科用藥中,2021年銷售額合計超過26億,其中扶正劑高為11.24億,其次分別為清熱劑7.99億、理血劑4.2億、散結劑2.74億。 賽柏藍總裁韋紹鋒在近期主持一場“準入政策解讀”的活動中表示,基藥目錄調整是不少藥企獲取市場準入的重要契機??紤]高效、快速開展“入基”各項準備工作。 他表示,根據相關文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二級公立醫院、三級公立醫院基本藥物配備品種數量占比原則上分別不低于90%、80%、60%。因此,進入基藥目錄,也意味著間接實現了醫院的準入,特別是廣闊市場的醫院準入,一步解決藥企“進院難”的問題。 臨床綜合評價,助力藥品進入基藥目錄 近日,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藥發展促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欣博士在賽柏藍的一次分享活動上表示,2018版基藥目錄685個品種中,682個是醫保品種,可以看出“入基”也將意味著進入醫保,兩個目錄的共同點是收錄的藥品一般要有治療價值、價格合理、安全可靠,即滿足安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 她表示,基藥目錄由國家衛健委組建的“國家基本藥物專家庫”目錄咨詢專家組依據循證醫學、藥物經濟學對納入遴選的藥品進行技術評介,形成備選目錄;再由目錄評審專家組對備選目錄進行審核投票,形成目錄初稿;再由國家基本藥物工作委員會對目錄進行審核;后由國家衛健委進行目錄發布。 她認為,藥企聯合相關研究機構主動開展“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圍繞技術評價與政策評價兩條主線,從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創新性、適宜性、 可及性6個維度開展,其結果將同時有助于產品進入基藥目錄和醫保目錄。 據悉,做技術+政策評價,快的話幾個月左右即可完成,從而提升產品進入新版《基藥目錄》的機會。 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等特聘專家孫躍武對賽柏藍表示,基藥調整方案即將出臺,意味著新版基藥的評選將正式拉開序幕。藥企一是在甄選產品時,要選擇適合的品類,兒科藥、中成藥有可能擴容。二是療效只是產品的第一步,做好產品的藥物經濟學報告,是入選基藥的關鍵。三是要通過學術會議或者開展臨床項目,讓專家更多地了解產品,對產品有深刻的認識。 據賽柏藍了解,為更好抓住新版基藥目錄調整的機會,不少藥企已經在咨詢、啟動、推進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回顧性真實世界研究等工作,以便以科研數據為支撐,釋放產品價值,增加產品進入基藥目錄的機會。 而王欣博士團隊,擅長通過藥品臨床綜合評價、準入服務、藥物經濟學評價等,提升產品進入基藥目錄、醫保目錄的機會,并擁有多個品種成功準入案例。